當前位置:首頁 ? 尚為新聞 ? 為什么程序員比機械工程師工資高很多?
文章出處:尚為新聞 責任編輯:尚為傳動 閱讀量:- 發表時間:2019-06-08
為什么經濟、金融、IT等行業的工資那么高?機械作為實體經濟的基礎行業,為什么感覺機械制造業不賺什么錢?進入IT或者金融行業的本科生貌似一年也有十幾萬,普通的互聯網單位也有10萬左右吧,可機械行業畢業的本科生有的可能一個月3K不到,有的可能到6K多,年薪10w的極少, 那么問題來了,IT為什么就比機械行業工資高?
是機械比IT編程寫代碼簡單嗎?絕對不是!
其實機械并不簡單。但為什么人們大多有這種看法呢,原因在于我們每天接觸的大多數都是機械制品,哪個男生沒修過東西呢?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見解,比方說簡單的傳動啊,簡單的結構啊,這些都存在于生活經驗之中,所以很多人感覺機械簡單得很,都會嘛。
從做加工兩千一月,到現在負債十幾萬,久經折騰,回歸安穩。
而實際上呢,我們看到的都是成品,深入機械的話就會發現很多簡單的東西并不簡單,它涉及如何制造,如何保證強度和壽命,制造它需要怎樣的設備,怎樣的精度,精度靠什么傳遞和保證,什么形式是最優,什么工藝流程最好…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我們平時看到的機械產品都是經過無數工程師優化過的,我們看到的只是結果,所以覺得簡單,實則每一個尺寸、每一個形狀的決定都是反復推敲拿捏校核的。我們只看到某Phone的金屬邊框挺好看,就是個框嘛,實際上它的制造涉及多少工藝,怎么保證強度和質量,我們都是看不到的,這就是機械。
那么,回頭來看,既然機械不簡單,為什么工資那么少呢?
除去房地產過熱導致的不全國不重視實體經濟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成熟。
機械產業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業了,機械現在大多是廉價勞動力做批量加工制造,你價格貴我換一家,所以和同行拼價格,自然自己去降低成本。各部分利益分配早有潛規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利益向著巨頭匯集,小企業資源有限,盈利空間有限,機械的外企、大國企算上福利等待遇其實都不算低,待遇低的只是那些極為成熟的工作崗位,比如純粹的操作工,培訓一下誰都可以干,那么工資肯定不會太高。
其實機械行業也有工資比肩IT行業的工程師,主要集中在機械行業利潤最高環節——設計部分,而國內機械領域,說白了,大部分是沒有這一塊的(國內企業近年來專利數量不斷上升,但能有多少真正有實際價值的,走在國際前列的,真心要打個問號。據說外企有一些核心技術開始是不申專利的,因為申了就要公開,反而容易被抄襲仿照)。國內的很多機械產品很多先是仿造或購買國外專利,然后根據需要進行修改、仿照,好一點的能逐漸形成自己的東西,實際上更多做的是制造,設計部分很少,原創性更低,而且好點的機床、核心零件、設計軟件都是國外的,又一部分利潤被賺去了,剩下的利潤也就只能是剝削勞動人民大的剩余價值。有些小單位做非標設備的就像做研發一樣的,其實利潤很高的,她們的機械設計師也工資不低啊??上麄冊谥袊鴮儆谛”姡袊拇蠖鄶禉C械行業還是沒有“獨家技術”這樣的企業。
版權所有 佛山市尚為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17120660號-1 . 保留所有權利. 技術支持 深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