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尚為新聞 ? 2020年市場規模達12億元 控制器將迎黃金發展期
文章出處:尚為新聞 責任編輯:尚為傳動 閱讀量:- 發表時間:2019-06-06
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呈現出強勁態勢,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的制造產業,然而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一直處于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工業機器人的“大腦”——控制器正是如此。
隨著現代生活中終端用戶對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越來越高,伴隨而來的是智能控制器行業向著專業化、獨立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專業生產電子智能控制器的企業開始出現,終端產品廠商也逐步將智能控制器外包給專業的智能控制器廠商進行設計和制造。
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成本構成,35%左右是減速器,20%左右是伺服電機,15%左右是控制器,機械加工本體只占15%左右,其他的部分主要就是應用。作為工業機器人三大關鍵零部件之一的控制器,一直以來,都是工業機器人企業競相布局的重要領域。
由于控制器“神經中樞”的地位和門檻相對較低,成熟機器人廠商一般自行開發控制器,以保證穩定性和維護技術體系,預計,控制器有望在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12億元。
控制器是工業機器人的“大腦”,發布和傳遞動作指令,包括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硬件就是工業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單元、信號處理部分等電;軟件主要是控制算法、二次開發等,但由于其地位和門檻相對較低,成熟機器人廠商一般自行開發控制器,以穩定性和技術體系。國內控制器市場中,發那科、安川、ABB占據近40%的份額,愛普生、OTC、史陶比爾等二線%的市場份額。
從整體的市場空間上來看,國內智能控制器所占的市場還處于成長階段,行業集中度不高,大部分廠商采用的是維護核心客戶然后兼顧其他客戶,這也使得各家的產品核心技術不同,開發的方向和技術也各不相同,行業內不同類型生產企業的利潤水平差異也較大。
我國控制器與國外差距較小,硬件方面已經掌握,軟件方面國產品牌在穩定性、響應速度、易用性等還有差距。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產品均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專業廠商的成長也帶來智能控制器行業的發展。從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智能產品的替代正在逐步加快,智能控制器對下游應用領域的滲透和替代也是不斷深入,部分下游產品對智能控制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智能控制器的功能不斷擴展,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不斷提高。
傳統產業在擁抱物聯網的大背景下,將逐步進行技術層面的升級與革命,智能化的浪潮中一定伴隨著對數據處理、控制傳輸、傳感技術、嵌入式軟件、微電子自動控制技術和人工智能上的需求。
當前,我國正走在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的上,提升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率及技術水平是“中國制造2025”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唯有正視缺陷,有針對性的補足,才能避免拔苗助長的悲劇。
總體而言,為了補齊國產機器人的“短板”,國家也已經出臺了系列扶持政策,而國產的核心零部件企業也在積極探索中。在未來,隨著國內一批秉承“實干”精神的品牌企業的建立,國內外市場將越來越開闊,我國國產機器人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強,機器人核心部件——控制器生產和應用將迎來黃金發展機遇期。
版權所有 佛山市尚為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17120660號-1 . 保留所有權利. 技術支持 深度網